一生只为见沧海 | |
| |
诗人李元胜的《我想和你虚度时光》,诗歌很长,也很恬淡,是我喜欢的类型。诗里的情景,是两个人相处的慵懒日常。这样赏花看鱼,散步聊天的情景,正是生命的留白。是我们八小时之外,被鎏金的岁月。 只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,一直都过于内卷了。从小学,我们就要被鞭策要惜时如金,要勤奋上进,要做别人家的孩子。长大后,更是赶进度,做KPI。时光被划分得明明白白,如同被无形的鞭子抽打着,敦促着。要出人头地,要光宗耀祖,要追求卓越,要成为人上人。所以,我们的生活,被安排得密不透风。疲于奔命的现代人,开始向往诗和远方,想让沉闷的人生透口气。 诗并不只存在于远方,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。日升月沉、云淡风轻,看鱼、喝茶、散步、发呆……这些短暂的放松,其实是生命的留白,是生命个体的苏醒之后,仰观俯察,与世界进行交流的过程。 很多人都向往说走就走地旅行,但是暂时地逃避,并不能解决生活的难题。净土不在别处,桃花源只在心中。当我们羡慕富人的汤臣一品,羡慕他们的高端晚宴和名贵珠宝的时候,却忘记了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,唯有给心灵留白,才能给心灵开辟一条幽径,从此逸出尘网。不再为功名所累,不为焦虑所牵。 工作的间隙,捧起一本闲书,关掉手机,用心体会书中的妙趣,把万丈红尘关在门外。下雨的时候,凭窗听雨;落雪的时候,哈着冻手看雪,或是在星光中打坐冥想,放弃所有的尘虑,让心灵恢复澄净。 或是抬起头,看大自然的日出月升,花开花落。虫鸣蛙叫,四时更迭。走在郊外的小径上,农田里麦苗抽穗,荷花顶伞,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。这些,都能无声地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,获得无尽的养分。枝枝叶叶总关情,一花一木皆朋友。为身躯注入血肉,打开自己的灵识,才能成为人生的智者。 如同歌里所唱的那样,“捻过花,惹了白,月下举杯敬沧海。 等风来,几许思念怎可奈。入云间,落了白,往事飘散化尘埃。” 或许,唯有懂得留白,才能获得洒脱。有一双澄澈的眼睛,在人世纷纷扰扰之外,知道什么是真正值得追寻的,用一生去追寻人世的沧海。(实习编辑 任思旭) | 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