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点报道】绘制民生工程的新画卷——水电七局“9•5”泸定地震灾后重建侧记 | |
| |
“离年底不到3个月,要一鼓作气,持续劳动竞赛期间的昂扬斗志,热情不降!干劲不退!” 焊枪与钢筋碰撞出耀眼的火花;高耸的塔吊在空中画出漂亮的弧线;泵车伸出长长的手臂,把混凝土源源不断地送入仓号;满载渣土的车在大杉树安置点二期川流不息…… 离大杉树安置点一期年底全部交房、海螺沟景区年底具备开放条件不到3个月,分散在20余平方公里的28个施工点上,1000余名工人挥汗如雨,正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!100余台机械设备隆隆作响,正为实现年度目标而奋勇冲刺! 深山映初心 进场10天,把大杉树村120亩荒地变成灾后重建热土; 进场28天,35号楼基础承台第一时间浇筑;VR安全体验馆全面启动……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,四川泸定发生6.8级地震。一时间房屋倒塌,道路塌陷,锦绣河山瞬间满目疮痍。 地震发生后,作为在川大型骨干央企,水电七局第一时间跟踪灾情,积极参与抢险救援与灾后重建,用实际行动履行央企担当。 “灾后重建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!”带着公司党政的重托,冒着余震不断、高山滚石危险,18年党龄的唐勇带队逆行,第一时间奔赴震区,在废墟上安营扎寨,帮助灾区重建家园,重振灾民生活希望。 水电七局承建磨子沟村、大杉树村安置点一期108栋楼279户,安置房及市政基础设施总面积超过46800平方米,以及贡嘎大道、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重建等,涵盖灾后重建的多个方面。项目分布在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,重建任务十分艰巨。 雨季时间长、材料进场难、资金短缺等,工作推进受几大瓶颈困扰。“克服一切困难!打造政府放心、百姓舒心的安居工程!让灾区百姓早日搬进新居!”七局人发出了铮铮誓言。 天空乌云密布,又一场暴雨即将来袭。唐勇来回渡步,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他的心头。他焦虑地看向天空,又是一个被雨围困的日子。 工期压力巨大,开工就是倒计时,必须与时间赛跑。“不仅要安排好,更要跟踪落实好……”优化施工方案,增加资源投入;日调度、周会商、月总结;项目强化过程管理,主动出击,合力攻坚。 现场施工争分夺秒;微信工作群24小时不断闪烁。 9月5号,贡嘎大道顺利通车; 9月12日,84栋房屋开挖验槽完成; 9月28日,63栋房屋主体结构封顶; 10月5日,50套房室内简装完成……深山峡谷中,七局人正用激情与豪情绘制一幅民生工程的新画卷。 震区绘民生 “今年年底将完成贡嘎大道、磨西场镇道路、燕子沟场镇道路、景区道路改造等10余公里道路施工,较合同工期压缩75%,任务十分繁重。” 唐勇介绍。“项目开工以来,以争创优质工程、精品工程为目标,持续推进现场安全、质量标准化施工,贡嘎大道、磨子沟安置点施工已接近尾声,大杉树安置房一期、二期,污水处理厂、磨西中学、幼儿园、农贸市场、养老院等正紧锣密鼓施工。马上还将开工数个工点,包括20余公里河道治理、4处43000平方米公园绿地、新建海螺沟输配水管53600米等,光新建农村化粪池就有1800个。” 施工种类多、战线长、任务重,具有牵涉范围广、管理难度大、安全风险高等特点。项目建成后,将大大提升和改善灾区百姓的生活质量,对促进地方群众就业、经济发展、乡村振兴等具有重大意义。 工序特别繁琐,工期特别紧、任务特别重。进场道路崎岖狭窄,地震后道路损毁,道路通行条件差,加上雨季泥石流频发,道路交通经常中断等,大宗材料、大型机械设备等进场十分困难。 惟其艰难,方显勇毅;惟其磨砺,方显玉成。 整合资源,组织交叉施工,落实工作措施,督促队伍按计划施工,项目副经理吴明成天穿梭在各楼栋之间。 农户田地村舍边、施工管线旁、协作队伍营地里,除了协调材料进场,“8小时之外”到现场协调,已是项目副经理何玉洪的常态。 邀请专家建言献策,做好合同交底,抓好改进提升,优化施工方案,与设计、监理、业主及时沟通……班子成员现场蹲守,各部室密切配合,工人们争分夺秒,大家齐心合力,促全线多点同步“开花”,共同为灾区重建奏响奔向幸福的奋进曲。 建渣清运 青春写担当 为灾后重建注入青春的动能,从早到晚,总能看见青年们忙碌的身影。 作为水电七局灾后重建的一员,32岁的杨杰已在房建领域摸爬滚打多年。从技术员成长为工程技术部副主任、主任,再到生产经理、经理,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多,对所有施工流程,他早已得心应手。 “离家比较远,工期又紧,所以平时一般都不回去!”结婚5年来,他每年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,妻子偶尔抱怨两地分居,但也始终心怀大局,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的工作。 骄阳似火下,唐国强匆忙赶往生产例会现场。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。组织队伍加班加点施工,协调解决现场生产问题,是他每天的第一“要务”。从成都工业学院毕业,坚守房建一线11年,32岁的唐国强把火热的青春写在钢筋混凝土间。 哪栋房屋需要多少钢筋,要砌多少砖,他胸有成竹。“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。”多年来,工作再忙再累,勤奋、踏实的他总不放弃学习,在取得二级建造师证后,又在积极自考本科及备考一级建造师。 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,监督各级操作是否符合规范,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,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,这是27岁的质量人孔德志的日常。虽然这里地震频发,但他仍然选择来到这里。 “工期这么紧,还对质量要求这么高!”总有人背后吐槽。 “一丝一毫的疏忽都会给质量带来隐患。虽然别人埋怨我,但我会始终坚持原则。”孔德志说。 央企担使命 7月3日下午,受强降雨影响,海螺沟景区多处发生泥石流和塌方。道路中断、山体滑坡、河道垮塌……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到严重威胁。 灾害的发生牵动全体员工的心。险情就是命令,抢险就是责任!项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 “我是党员我先上!”灾情发生后,项目派党员24小时监控雨情、灾情,进行不间断巡视;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奔赴现场,有人挥舞铁锹,有人指挥铲车,有人疏散群众……迅速参与、积极配合当地抢险救援。 通往磨子沟的山路上,山上震松的石块不时地滚落下来。汗水和着泥水湿透了衣服。不管踩着泥泞还是碎石,都挡不住他们前行的脚步。 经过数小时奋战,景区内5公里及通往拌合站的“生命线”于当晚20:25抢通。夜间再次发生塌方,不顾疲惫的建设者们再次投入战斗…… 草木蔓发,春山可望。 蓝天、绿草、黄墙黛瓦,以及咖色的牛头图腾图案,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幸福色彩。蓝天白云映衬下,大杉树一期安置点一栋栋崭新的三层小楼显得格外漂亮。 曾经,一颗颗被灾难撕裂的心,正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居慢慢治愈。看着家乡一天一个变化,曾经愁容满面的灾民露出了幸福久违的笑容。灾后重建,必将在这深山里孕育无限希望与幸福。未来,新的生活与工作将在这里幸福重启。(责任编辑 黄琪) | 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